韓松
  中新社泉州2月23日電 題:內陸建“港”古都西安站在新起點
  中新社記者 張建忠
  23日,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福建泉州,作為路上絲綢之路起點亮相“新世紀絲綢之路經濟論壇”的陝西省西安市,吸引了參會者的目光。
  由中國新聞社主辦的“新世紀絲綢之路經濟論壇”當天在泉州舉行。西安市副市長韓松參加該論壇之“絲綢之路”商機對話會時,向參會者展現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新商機。作為論壇主持人的央視名嘴白岩松,開場即從韓松的名片說起,引發了大家的興趣:韓松名片的第一行是“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第二行寫的卻是“西安國際港務區黨委書記”。
  地處內陸,離海很遠,西安怎麼會成立一個港務區面對白岩松的提問,韓松胸有成竹:西安建立了西安國際港務區,這是中國內陸港的“獨一份”。
  “西安人有這樣的夢想,有這樣的野心和雄心,想分享海洋文明給沿海地區帶來的紅利。”韓松道出了他的期待。
  “我們沒有含不海”,韓松說,“但我們要把中國重要的海港搬到西安來。”他隨即解釋說,所謂的“把海港搬到西安”,是指把中國重要港口的服務功能內移到西安來,給這些港口做配套,“通過建立保稅區、公路物流中心、集裝箱中心站等,拓展貨物進出內陸的通道,把內陸的區位劣勢變為區位優勢”。
  目前,西安國際港務區實現了與上海、天津、青島等重要海港,以及新疆霍爾果斯等口岸的無縫對接;西安也擁有了兩個出口加工區與兩個綜合保稅區。
  韓松表示,西安具備了與歐亞各國對話交流的條件,在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投資貿易便利化方面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西安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中國最大的內陸城市,是歷史悠久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與雅典、開羅、羅馬齊名,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先後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尤其是,長安是漢朝和唐朝的國都,當時各地絲綢和其它商品集中在長安,浩浩蕩盪的商隊從長安出發,通往中亞、西亞。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如今,站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起點,古都西安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將進一步連通中國西部與亞歐國家的交通要通,將加快西安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資源共享,深化區域間的交流與合作,為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提供發展空間。”韓松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
  西安現已加強與沿線絲路城市的交流合作。去年10月,西安與酒泉簽訂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上海、鄭州、烏魯木齊等24個國內外絲路沿線城市簽署了《烏魯木齊共識》。
  “西安擬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開發開放高地。”韓松說。
  西安就此開始進行多種佈局:政策溝通方面,加快西安滻灞領事館區建設,推進上合組織中亞各國在西安設立領事館,以西安綜合保稅區為基礎,積極申報“絲綢之路經濟帶”西安自由貿易試驗區。
  構建陸空通道方面,構建以西安為中心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綜合立方體交通體系和國際中轉樞紐港,儘快開通西安至哈薩克斯坦國際航線,拓展西安至絲綢之路沿線阿斯塔納、阿什哈巴德等城市國際直達航線;積極籌備開通西安至莫斯科和鹿特丹國際貨運班列。
  此外,西安還著力構建歐亞金融大中心,正爭取上合組織開發銀行落戶西安;發揮長慶、延長等兩大石油集團優勢,利用西氣東輸、西油東送等方面的通道條件,爭取上合組織能源俱樂部落戶西安,爭取國家在西安建立能源儲備庫和期貨交易所。
  “在盛唐時代,西安是萬國通商的一個都會;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尤其是海洋文明的崛起,西安某種程度上被邊緣化了。”但韓松指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提出,對西安來講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可以改變內陸城市的劣勢。
  可以預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將帶給西安帶來更多人流、商流與資金流。韓松向與會海外華媒代表熱情邀約:希望大家去看看西安現在的大手筆,有沒有商機,看看就知道了。(完)  (原標題:內陸建“港” 古都西安站在新起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13fiaap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